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5-11-23
题材: 校园
标签: #母子 #女性视角 #纯爱 #恋足 #校花 #足交
小说简介:“邓子丞,你知道我喜欢了你多久吗,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
对广西状元的《星轨》进行修改,希望能更好呈现校园之恋。
第1章
一
认识他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早就见过他了。
那时候我刚从小学升入十四中,认识他完全是个意外。
他比我高一年级,初一下学期,在我还是学生会小白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学生会副主席了。
但我对他毫无印象,直到那次他作为学生会顶梁柱要抓人去参加二中在孔庙举行的成人礼。
他主动加我QQ,“威逼利诱”了我好一阵——我虽然心动,终究没有成行——谁让这阴间的成人礼在寒假开学的前一天;而那一天,正是我补完作业的最后希望……
开学的头几天,我在教学楼通往操场的楼梯口遇到一个陌生面孔。
他倚在运动器械旁跟我打招呼。
可我的脑海里完全搜索不到这张脸。
直到他开口讲起成人礼的事,我才反应过来:他,就是邓子丞了吧。
四月末,阳光灿烂的季节,学校举办诗文朗诵比赛。
每个年级选派两名主持人,有过博物馆讲解经历的我和学过播音主持的他同时入选。
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有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后来在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里,我都把这件事写了进去——
在我报幕完,回到台旁,手里还拿着刚刚用过的话筒就开始和旁边的人聊天时,他一把把我握住的话筒摁下,顺手关闭了开关,说:“你这样,话筒会收音的。”我连声道歉,心里却记住了这个在我看来专业素养极高的小动作。
后来一直跟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得知他也喜欢跑步,心灵上的契合度又多了一分。
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开始第一次跟他跑步。
他穿着白色校服和西裤的模样,慢慢渗入我心里。
直至现在,每当我看到他正装出现,心都会猛地一缩。
就这样,好感在黑暗中肆意蔓延。
我跟他“约定”每天下午一起跑步,于是,放学后,我总去他教室门口等他——催他。
他一副不太在意的样子,一边慢悠悠地收拾,一边和同学聊天。
有个高大的男生来闹事:“哟,邓子丞,勾搭小学妹?”我捏紧了校服裤,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我一边在门口不耐烦地催他,一边又不肯走。
女生谁不要脸面——可能我真的可以不要——但更关键的是,我倔。
我不想想象自己兴冲冲地跑去找他,又一个人默默下楼的身影。
与我的“主动”相比,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我略显平淡。
刚开始,我几乎天天晚上在 QQ 上给他发消息,他的回复很简短也很官方,有时甚至不回复。
但我在兴趣班和他同一个年级的学姐却告诉我,他平时在群里很活跃,还经常发表或搞笑或神奇的言论。
这样的发现几乎把我心里面那根弦绷紧了,勒得我生疼,但倔强不让它断。
后来我无意中翻到他之前的说说:他发了几张他和同学的自拍,下面有评论回复:“马上发给江海宁看。”
江海宁,对于这个名字,我一直有意回避。或许因为她是邓子丞的女友。
我后来得知,江海宁的成绩并不太好,在年级两百多名浮动。
那时,我每每想到邓子丞,只有一个信念:让他和那成绩平平的女生谈恋爱去吧,我要变得更好——至少比你现在要好。
当时,他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第三。
没有想去刻意证明什么,但是内心的变化会通过行动和结果表现出来。
初一下学期段考,我考了我初中阶段第一个年级第一。
很久以后,我才在他面前承认:
当时的年一,只是因为他。
二
整个初一,我因为三件事与邓子丞有过交集。
第一件是辩论赛。
我毫无准备经验和思路,随手把这个问题抛给他,他却用心地给我做了详尽的回答,并答应把初二政治课本借给我,供我参考。
当时辩论的主题是: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为了这个辩论赛,他开始主动找我跑步,边跑步边跟我讲辩论的相关内容。
我还曾与他在学校食堂面对面边聊天边吃晚饭。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问他:“我这样跟你吃饭,江海宁会有意见吗?”他一边嗦着粉,捧起碗把汤灌进嘴里,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她不知道(我跟你吃饭这件事)。”
他开始带我做有意思的事,比如绕校园外围跑步,比如给我讲物理题,还有用他奇奇怪怪的知识跟我吹水。而我,一次又一次佩服他,却最终只把这种互动归为“学长的热心、对学妹的帮助”。我那时反复循环一首歌《Forgettable》,里面有一句:“You’re not forgettable.”我一边对自己说这句话,一边否定这句话。
第二件是英语比赛。我和他一同参加了。
初赛时,我在还未开门的考场门口向内张望,一转身就看到他站在我身后。
复赛时又碰见他。
我在候场区等待的时候不耐寂寞,上蹿下跳,结果一不留神撞见了他和他爸妈。
我慌忙跟他打了招呼,他很热情地向他爸妈介绍了我,两位家长也很和蔼地向我问好。
我紧张得出了一身汗,回去我爸妈还怪罪我:“你怎么搞的,跑来跑去出那么多汗。”
第三件是那个暑假。他拉我入伙做《生存手册》。
我和他都是很有主见、个性的人,虽说当时名义上他是我的“上司”,但实际上我们几乎是平等交流,意见相左就开始争论,我从不因他是学长而“屈服”。
慢慢地,我不再把他当成“学长”——我从认识他以来,从没以“学长”称呼过他,都是直呼其名。
直到我在成品阶段打电话向政教处老师咨询细节,才得知,这个“任务”,并非老师布置,而是由邓子丞本人牵头创办,并向学校报备的。
我似乎逐渐触碰到了他热情似火的内心。
女生的直觉不会有错,我幻想过他向我表白,但两个人始终保持着那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我只好仓皇地解释为,他人很好,很热心,关爱学弟学妹,完。
可我没想到我的直觉,会在三年后被证实。
三
整个初二都是一种相处方式:带着暧昧的平淡。
一方面,他和江海宁分分合合;另一方面,我丧失了理智般,喜欢上了李皓泽。起哄的人把焦点转移到李皓泽身上,他跟我相处得更加自然。
但我和邓子丞却藕断丝连。
经常,他直接走进我们班,站在我面前。
不等我抬头看他,他就开始跟我说话。
开始是惊吓,后来更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随意。
我不再经常放学去找他,反而是他,时不时从我们班门前露出半个脑袋,等我抬起头时对上他调皮的目光;抑或是听到我们班同学跟他打趣的声音。
后来我总结出一条规律:若是他某天放学突然来找我,那就是第二天他有重大考试。
这一条后来在高中仍适用。
在他中考三次模拟考的前一天,他必定下来找我。
有时我会在很晚很晚的时候,在黑夜已经渐渐吞噬了天空的时候,在长廊漫漫无灯的时候,陪他走回他班上,看他收拾东西,看他把物理实验盒收好拎回家。
教室里就我们两个人,没有开灯,我和他若无其事地说着话,心里却期待着什么事情发生。
印象最深的是,他考三模前一天,他在教室收拾东西,我站在他身后,脑海里蹦出一句话:“我可以抱抱你吗?作为朋友。”但是,没有,一切只是在我脑海中上演。
话到嘴边,变成:“收拾好了没,走吧。”他家就住在学校隔壁。
我有时候会慢慢陪他走,从他教室,到他小区门口,再折回学校。
他很喜欢送我礼物,总能抓住各种节日的名目。
儿童节他送过我两本书(说来惭愧,我都没有读完),我回赠一本笔记本,还是以前班级的奖励品。
我初二那个寒假,他让我帮他准备给江海宁的情人节礼物,还让我借他一本他需要拿来做读书笔记的书。
他曾经说,他决定和江海宁分手,问我在中考前还是中考完比较合适。
我认真地想了想,说中考完吧,这样至少不会影响人家女生中考。
末了我又问,为什么要分手,是不喜欢了吗。
他说,不是,只是老师跟我们说,上了更好的学校,要遇见更好的人。
遇见?
当时单纯的我想的是,这样说的话,他高中喜欢的人,他还不认识咯?
感性让我心里有剧场,但理性分析,没有奇迹会在现实中发生;况且,我还有另一个双向喜欢的男生,虽然那个男生对我并不那么好。
四
他上二中以后,在我爸妈眼里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学长”。
我爸曾经多次在周末用我的 QQ 假扮我和他聊天,目的是了解高中学习的更多讯息,以为我安排学习。
这大概是我初三上半学期和他主要的“保持联系”的方式。
不过,他知道我喜欢收集明信片,因此每次回十四中看老师,必会去看看我,并给我一张二中的明信片,上面写了几句他鼓励我上二中的话。
我此生最大的尴尬之一发生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
我拿到了去二中跨年的票,但我把它送给朋友,决定在家好好学习。
我爸妈一般很晚来接我放学。
那天晚上七点半左右,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以为是父母打来的电话,结果手机屏幕上显示着“邓子丞”三个字。
他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想让我去二中启天晚会。
好笑的是,据他所说,他手里那张票是“我打电话给江海宁,她后来说不来,所以多了一张票”。
我有点想生气,但一时找不到生气的理由和立场。
我是他的谁?
谁都不是吧。
经过他的轰炸式劝说,我居然同意了。
我连家都没回,从学校直接前往二中。
见到他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感到了成长的力量。
虽然是晚上,迎着昏黄的灯光,更加成熟的气质扑面而来。
他确确实实长高了,肩膀变得更宽厚了,换过的眼镜也显现出一副大人的感觉。
那个画面至今留在我的脑海中。
我跟屁虫一样跟着他。
本以为他晚上和同学有活动,带我一起参加,后来单纯的我才发现,他一个人陪了我一整个晚上。
我丝毫不感到一丝不对劲,和他疯狂抱怨我和李皓泽的事——当时我们已经到了冷战的边缘。
他一本正经地劝我分手,还给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买一本五三送给他,作为分手礼物,扉页上写上劝他好好学习的话。
我们走到一个路口。
路口人很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我一下子没看见他,慌了神,四处张望。
忽然有一只有力的大手搭在我肩上,把我扭向其中一边岔路。
我回头一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我身后。
过了那一段人流,他才慢慢把手从我肩上放下来。
他给李皓泽发了消息,得知他也在二中。
邓子丞问我:“你想去找他吗?”
“我……随便吧。要是你想去你就去吧。”
他问了李皓泽的位置,准备带我去找他。
当时我们在体育馆门口的空地看篝火,刚拐上那条铺着沥青的马路不久,我们一前一后走在人行道上,突然听见有人叫我:“孙若熙!”
我瞬间就有不详的预感。定睛一看,果然是梁花,那个素日就跟李皓泽玩得很好的女生。目光向左移一些,李皓泽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我人都傻了。
我和邓子丞两个人,碰见了李皓泽以及他们班的一大群同学。
一群同学,面对着两个人,一男一女。
我当时内心一万头草泥马奔腾不息。
邓子丞和李皓泽很热情地聊起天来。李皓泽是坚定要来二中的人,他问了邓子丞很多关于二中的具体细节。
十几分钟,我站在一群人的旁边,像神游了一般。
除了有时候跟那几个女生说一两句,那天晚上,我没有和李皓泽说一句话。
我和李皓泽的冷战,就此拉开序幕。
我既然不能消失,也不想说话,那就用实际行动来挑衅李皓泽。
我的水杯放在邓子丞书包里。
我站在邓子丞右边,李皓泽站在邓子丞左边,邓子丞的包放在他俩中间的脚边。
我一声不吭地绕到他俩后面拿水喝。
他们俩各自让了一步,低头看着我。
我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蹲着喝完水,把水放回邓子丞书包里,昂首挺胸地走回邓子丞左边站着。
后来我们稍微挪了个位置,我站在邓子丞和李皓泽中间——其实不算中间,至少完全不妨碍他们讲话,但邓子丞又两手搭我肩,把我挪到了他旁边。
看他们聊得不少,也快到我忍耐的极限了,我踮起脚伏在邓子丞耳边说:“你不觉得我不想再呆在这里了吗?”他愣了一下,草草结束聊天,带我往操场方向走去。
走过那片草地,他三步并作两步追上来,一脸可怜兮兮地像个小朋友一样问我:“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对不起对不起……”
那一瞬,我有种被男朋友追着道歉的感觉。
后来他又带我上了智行楼五楼,他教室旁的辅导室玩电脑。
再后来又去操场上见到了他爸妈。
那大概是我这辈子他们倒数第二次对我如此友好了。
最后一项无聊的游戏是我和他在操场上等我爸妈时,我和他一起在灯光下拍拉长了的影子。
他拍了一张用水杯敲我的头的影子照。
后来回家我发空间时,才发现那张其实很像在摸我的头。
元旦以后,很快到了春节。
看到江海宁发说说,有一张图,配文“谢谢邓总”。
我点开图片一看,邓子丞在微信上给她发了200块的红包,并附上“小仙女春节快乐”。
我当时就疑惑了——他在刚上高一的时候就跟我说,他和江海宁已经分手了,并且他现在喜欢隔壁班的一个神仙美女new,曾经在初中模拟考拿过南市第一名。
于是我去质问他发生了什么。
以下是渣男回复:
“new整天不上 QQ,消息都不回一个。Jhn她不香吗?”
我:“……”
我很唾弃他这种行为,但说理又比不过他的强词夺理。
更何况,我好像也没有身份去批评他。
但是怎么办呢,我知道他渣,然后……然后就是寒假,而后接踵而来的疫情。
冬天的阳光也可以很灿烂,小鸟仍然叽叽喳喳地在枝头欢歌着,但长得看不见尽头的大街上空无一人。
邓子丞在疫情期间找我聊天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
我发一句他回十句,我不发,他就继续说下一个话题。
我QQ被锁了,就用微信;微信没时间了,就把钉钉、知乎、短信都用了一轮。
甚至,我在上网课,看到钉钉在闪,很烦,顺手点开然后关掉,过一会它又闪了。
是邓子丞:“你怎么不回我消息?”
劳资忘了钉钉有已读显示。
我劈头盖脸骂他一通:“拜托大哥我准备中考了欸,你能不能不要打扰一个准备中考的人?”
他如何强词夺理,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最后我输了。
后来他和我打视频通话,隔着屏幕给我唱《你钉起来真好听》。
我激动得录屏,结果第一次录屏的下场就是没有把默认的静音取消,录了两分钟的无声视频。
这可以列入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十件事之一了。
但诚实地说,他的声音是那种厚实的低沉,听起来很舒服,音准也很不错。
我那时真有勇气,裹着厚厚的棉睡衣,只露出一张圆脸和光光的额头,那时还留着的长发梳也不梳,就敢和一个男生打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sinodan.cc
标签: #母子 #女性视角 #纯爱 #恋足 #校花 #足交
小说简介:“邓子丞,你知道我喜欢了你多久吗,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
对广西状元的《星轨》进行修改,希望能更好呈现校园之恋。
第1章
一
认识他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早就见过他了。
那时候我刚从小学升入十四中,认识他完全是个意外。
他比我高一年级,初一下学期,在我还是学生会小白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学生会副主席了。
但我对他毫无印象,直到那次他作为学生会顶梁柱要抓人去参加二中在孔庙举行的成人礼。
他主动加我QQ,“威逼利诱”了我好一阵——我虽然心动,终究没有成行——谁让这阴间的成人礼在寒假开学的前一天;而那一天,正是我补完作业的最后希望……
开学的头几天,我在教学楼通往操场的楼梯口遇到一个陌生面孔。
他倚在运动器械旁跟我打招呼。
可我的脑海里完全搜索不到这张脸。
直到他开口讲起成人礼的事,我才反应过来:他,就是邓子丞了吧。
四月末,阳光灿烂的季节,学校举办诗文朗诵比赛。
每个年级选派两名主持人,有过博物馆讲解经历的我和学过播音主持的他同时入选。
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有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后来在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里,我都把这件事写了进去——
在我报幕完,回到台旁,手里还拿着刚刚用过的话筒就开始和旁边的人聊天时,他一把把我握住的话筒摁下,顺手关闭了开关,说:“你这样,话筒会收音的。”我连声道歉,心里却记住了这个在我看来专业素养极高的小动作。
后来一直跟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得知他也喜欢跑步,心灵上的契合度又多了一分。
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开始第一次跟他跑步。
他穿着白色校服和西裤的模样,慢慢渗入我心里。
直至现在,每当我看到他正装出现,心都会猛地一缩。
就这样,好感在黑暗中肆意蔓延。
我跟他“约定”每天下午一起跑步,于是,放学后,我总去他教室门口等他——催他。
他一副不太在意的样子,一边慢悠悠地收拾,一边和同学聊天。
有个高大的男生来闹事:“哟,邓子丞,勾搭小学妹?”我捏紧了校服裤,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我一边在门口不耐烦地催他,一边又不肯走。
女生谁不要脸面——可能我真的可以不要——但更关键的是,我倔。
我不想想象自己兴冲冲地跑去找他,又一个人默默下楼的身影。
与我的“主动”相比,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我略显平淡。
刚开始,我几乎天天晚上在 QQ 上给他发消息,他的回复很简短也很官方,有时甚至不回复。
但我在兴趣班和他同一个年级的学姐却告诉我,他平时在群里很活跃,还经常发表或搞笑或神奇的言论。
这样的发现几乎把我心里面那根弦绷紧了,勒得我生疼,但倔强不让它断。
后来我无意中翻到他之前的说说:他发了几张他和同学的自拍,下面有评论回复:“马上发给江海宁看。”
江海宁,对于这个名字,我一直有意回避。或许因为她是邓子丞的女友。
我后来得知,江海宁的成绩并不太好,在年级两百多名浮动。
那时,我每每想到邓子丞,只有一个信念:让他和那成绩平平的女生谈恋爱去吧,我要变得更好——至少比你现在要好。
当时,他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第三。
没有想去刻意证明什么,但是内心的变化会通过行动和结果表现出来。
初一下学期段考,我考了我初中阶段第一个年级第一。
很久以后,我才在他面前承认:
当时的年一,只是因为他。
二
整个初一,我因为三件事与邓子丞有过交集。
第一件是辩论赛。
我毫无准备经验和思路,随手把这个问题抛给他,他却用心地给我做了详尽的回答,并答应把初二政治课本借给我,供我参考。
当时辩论的主题是: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为了这个辩论赛,他开始主动找我跑步,边跑步边跟我讲辩论的相关内容。
我还曾与他在学校食堂面对面边聊天边吃晚饭。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问他:“我这样跟你吃饭,江海宁会有意见吗?”他一边嗦着粉,捧起碗把汤灌进嘴里,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她不知道(我跟你吃饭这件事)。”
他开始带我做有意思的事,比如绕校园外围跑步,比如给我讲物理题,还有用他奇奇怪怪的知识跟我吹水。而我,一次又一次佩服他,却最终只把这种互动归为“学长的热心、对学妹的帮助”。我那时反复循环一首歌《Forgettable》,里面有一句:“You’re not forgettable.”我一边对自己说这句话,一边否定这句话。
第二件是英语比赛。我和他一同参加了。
初赛时,我在还未开门的考场门口向内张望,一转身就看到他站在我身后。
复赛时又碰见他。
我在候场区等待的时候不耐寂寞,上蹿下跳,结果一不留神撞见了他和他爸妈。
我慌忙跟他打了招呼,他很热情地向他爸妈介绍了我,两位家长也很和蔼地向我问好。
我紧张得出了一身汗,回去我爸妈还怪罪我:“你怎么搞的,跑来跑去出那么多汗。”
第三件是那个暑假。他拉我入伙做《生存手册》。
我和他都是很有主见、个性的人,虽说当时名义上他是我的“上司”,但实际上我们几乎是平等交流,意见相左就开始争论,我从不因他是学长而“屈服”。
慢慢地,我不再把他当成“学长”——我从认识他以来,从没以“学长”称呼过他,都是直呼其名。
直到我在成品阶段打电话向政教处老师咨询细节,才得知,这个“任务”,并非老师布置,而是由邓子丞本人牵头创办,并向学校报备的。
我似乎逐渐触碰到了他热情似火的内心。
女生的直觉不会有错,我幻想过他向我表白,但两个人始终保持着那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我只好仓皇地解释为,他人很好,很热心,关爱学弟学妹,完。
可我没想到我的直觉,会在三年后被证实。
三
整个初二都是一种相处方式:带着暧昧的平淡。
一方面,他和江海宁分分合合;另一方面,我丧失了理智般,喜欢上了李皓泽。起哄的人把焦点转移到李皓泽身上,他跟我相处得更加自然。
但我和邓子丞却藕断丝连。
经常,他直接走进我们班,站在我面前。
不等我抬头看他,他就开始跟我说话。
开始是惊吓,后来更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随意。
我不再经常放学去找他,反而是他,时不时从我们班门前露出半个脑袋,等我抬起头时对上他调皮的目光;抑或是听到我们班同学跟他打趣的声音。
后来我总结出一条规律:若是他某天放学突然来找我,那就是第二天他有重大考试。
这一条后来在高中仍适用。
在他中考三次模拟考的前一天,他必定下来找我。
有时我会在很晚很晚的时候,在黑夜已经渐渐吞噬了天空的时候,在长廊漫漫无灯的时候,陪他走回他班上,看他收拾东西,看他把物理实验盒收好拎回家。
教室里就我们两个人,没有开灯,我和他若无其事地说着话,心里却期待着什么事情发生。
印象最深的是,他考三模前一天,他在教室收拾东西,我站在他身后,脑海里蹦出一句话:“我可以抱抱你吗?作为朋友。”但是,没有,一切只是在我脑海中上演。
话到嘴边,变成:“收拾好了没,走吧。”他家就住在学校隔壁。
我有时候会慢慢陪他走,从他教室,到他小区门口,再折回学校。
他很喜欢送我礼物,总能抓住各种节日的名目。
儿童节他送过我两本书(说来惭愧,我都没有读完),我回赠一本笔记本,还是以前班级的奖励品。
我初二那个寒假,他让我帮他准备给江海宁的情人节礼物,还让我借他一本他需要拿来做读书笔记的书。
他曾经说,他决定和江海宁分手,问我在中考前还是中考完比较合适。
我认真地想了想,说中考完吧,这样至少不会影响人家女生中考。
末了我又问,为什么要分手,是不喜欢了吗。
他说,不是,只是老师跟我们说,上了更好的学校,要遇见更好的人。
遇见?
当时单纯的我想的是,这样说的话,他高中喜欢的人,他还不认识咯?
感性让我心里有剧场,但理性分析,没有奇迹会在现实中发生;况且,我还有另一个双向喜欢的男生,虽然那个男生对我并不那么好。
四
他上二中以后,在我爸妈眼里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学长”。
我爸曾经多次在周末用我的 QQ 假扮我和他聊天,目的是了解高中学习的更多讯息,以为我安排学习。
这大概是我初三上半学期和他主要的“保持联系”的方式。
不过,他知道我喜欢收集明信片,因此每次回十四中看老师,必会去看看我,并给我一张二中的明信片,上面写了几句他鼓励我上二中的话。
我此生最大的尴尬之一发生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
我拿到了去二中跨年的票,但我把它送给朋友,决定在家好好学习。
我爸妈一般很晚来接我放学。
那天晚上七点半左右,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以为是父母打来的电话,结果手机屏幕上显示着“邓子丞”三个字。
他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想让我去二中启天晚会。
好笑的是,据他所说,他手里那张票是“我打电话给江海宁,她后来说不来,所以多了一张票”。
我有点想生气,但一时找不到生气的理由和立场。
我是他的谁?
谁都不是吧。
经过他的轰炸式劝说,我居然同意了。
我连家都没回,从学校直接前往二中。
见到他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感到了成长的力量。
虽然是晚上,迎着昏黄的灯光,更加成熟的气质扑面而来。
他确确实实长高了,肩膀变得更宽厚了,换过的眼镜也显现出一副大人的感觉。
那个画面至今留在我的脑海中。
我跟屁虫一样跟着他。
本以为他晚上和同学有活动,带我一起参加,后来单纯的我才发现,他一个人陪了我一整个晚上。
我丝毫不感到一丝不对劲,和他疯狂抱怨我和李皓泽的事——当时我们已经到了冷战的边缘。
他一本正经地劝我分手,还给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买一本五三送给他,作为分手礼物,扉页上写上劝他好好学习的话。
我们走到一个路口。
路口人很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我一下子没看见他,慌了神,四处张望。
忽然有一只有力的大手搭在我肩上,把我扭向其中一边岔路。
我回头一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我身后。
过了那一段人流,他才慢慢把手从我肩上放下来。
他给李皓泽发了消息,得知他也在二中。
邓子丞问我:“你想去找他吗?”
“我……随便吧。要是你想去你就去吧。”
他问了李皓泽的位置,准备带我去找他。
当时我们在体育馆门口的空地看篝火,刚拐上那条铺着沥青的马路不久,我们一前一后走在人行道上,突然听见有人叫我:“孙若熙!”
我瞬间就有不详的预感。定睛一看,果然是梁花,那个素日就跟李皓泽玩得很好的女生。目光向左移一些,李皓泽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我人都傻了。
我和邓子丞两个人,碰见了李皓泽以及他们班的一大群同学。
一群同学,面对着两个人,一男一女。
我当时内心一万头草泥马奔腾不息。
邓子丞和李皓泽很热情地聊起天来。李皓泽是坚定要来二中的人,他问了邓子丞很多关于二中的具体细节。
十几分钟,我站在一群人的旁边,像神游了一般。
除了有时候跟那几个女生说一两句,那天晚上,我没有和李皓泽说一句话。
我和李皓泽的冷战,就此拉开序幕。
我既然不能消失,也不想说话,那就用实际行动来挑衅李皓泽。
我的水杯放在邓子丞书包里。
我站在邓子丞右边,李皓泽站在邓子丞左边,邓子丞的包放在他俩中间的脚边。
我一声不吭地绕到他俩后面拿水喝。
他们俩各自让了一步,低头看着我。
我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蹲着喝完水,把水放回邓子丞书包里,昂首挺胸地走回邓子丞左边站着。
后来我们稍微挪了个位置,我站在邓子丞和李皓泽中间——其实不算中间,至少完全不妨碍他们讲话,但邓子丞又两手搭我肩,把我挪到了他旁边。
看他们聊得不少,也快到我忍耐的极限了,我踮起脚伏在邓子丞耳边说:“你不觉得我不想再呆在这里了吗?”他愣了一下,草草结束聊天,带我往操场方向走去。
走过那片草地,他三步并作两步追上来,一脸可怜兮兮地像个小朋友一样问我:“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对不起对不起……”
那一瞬,我有种被男朋友追着道歉的感觉。
后来他又带我上了智行楼五楼,他教室旁的辅导室玩电脑。
再后来又去操场上见到了他爸妈。
那大概是我这辈子他们倒数第二次对我如此友好了。
最后一项无聊的游戏是我和他在操场上等我爸妈时,我和他一起在灯光下拍拉长了的影子。
他拍了一张用水杯敲我的头的影子照。
后来回家我发空间时,才发现那张其实很像在摸我的头。
元旦以后,很快到了春节。
看到江海宁发说说,有一张图,配文“谢谢邓总”。
我点开图片一看,邓子丞在微信上给她发了200块的红包,并附上“小仙女春节快乐”。
我当时就疑惑了——他在刚上高一的时候就跟我说,他和江海宁已经分手了,并且他现在喜欢隔壁班的一个神仙美女new,曾经在初中模拟考拿过南市第一名。
于是我去质问他发生了什么。
以下是渣男回复:
“new整天不上 QQ,消息都不回一个。Jhn她不香吗?”
我:“……”
我很唾弃他这种行为,但说理又比不过他的强词夺理。
更何况,我好像也没有身份去批评他。
但是怎么办呢,我知道他渣,然后……然后就是寒假,而后接踵而来的疫情。
冬天的阳光也可以很灿烂,小鸟仍然叽叽喳喳地在枝头欢歌着,但长得看不见尽头的大街上空无一人。
邓子丞在疫情期间找我聊天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
我发一句他回十句,我不发,他就继续说下一个话题。
我QQ被锁了,就用微信;微信没时间了,就把钉钉、知乎、短信都用了一轮。
甚至,我在上网课,看到钉钉在闪,很烦,顺手点开然后关掉,过一会它又闪了。
是邓子丞:“你怎么不回我消息?”
劳资忘了钉钉有已读显示。
我劈头盖脸骂他一通:“拜托大哥我准备中考了欸,你能不能不要打扰一个准备中考的人?”
他如何强词夺理,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最后我输了。
后来他和我打视频通话,隔着屏幕给我唱《你钉起来真好听》。
我激动得录屏,结果第一次录屏的下场就是没有把默认的静音取消,录了两分钟的无声视频。
这可以列入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十件事之一了。
但诚实地说,他的声音是那种厚实的低沉,听起来很舒服,音准也很不错。
我那时真有勇气,裹着厚厚的棉睡衣,只露出一张圆脸和光光的额头,那时还留着的长发梳也不梳,就敢和一个男生打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